[分享] 港珠澳大橋每日的行車量僅1萬2千至1萬6千架次

公共運輸、社會基建及交通網絡。

版主: a252, Andy

[分享] 港珠澳大橋每日的行車量僅1萬2千至1萬6千架次

文章tw00199677 » 2008-04-02, 13:12

政府估計港珠澳大橋每日的行車量僅1萬2千至1萬6千架次





【商報專訊】記者何詩勵報道:民建聯指出,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跨境陸路通道港珠澳大橋興建無期,基於融資造價昂貴,以及只限於本港持粵港車牌的私家車使用大橋過境,令回本期加長、成本效益偏低,故建議在大橋的港珠澳三地落腳點建立各自的‘橋頭經濟區’,有效提昇大橋的使用率。

劉江華議員稱,目前中央政府及有關方面仍未就港珠澳大橋項目的細節進行論證,粵港澳三方在融資及關檢問題上仍未有共識,並認為中央以及三方政府必須注意港珠澳大橋的過橋費及車流量情況。

據悉,大橋發展造價估計高達500至600億元,加上大橋涉及三地,行政管理、邊檢口岸安排如決定用‘一地三檢’或‘三地三檢’的做法及司法裁判權需划分及妥善安排。

料車流不足回本期加長

同時,由於涉及巨額投資,劉江華續指,日后大橋的過橋費預計會高達300至500元,加上本港私家車輛在使用大橋上亦存在條件上的限制,基於擁有粵港車牌的本港私家車商用車輛數目僅3萬,申請車牌的數量亦有配額限制,內地車輛也因沒有兩地車牌而無法使用大橋,故估計本來大橋很有機會受車流不足的影響被迫加價,繼而進一步拖低大橋使用率,令回本期加長。

他續稱,若大橋只許本地持粵港車牌的本港私家車使用的話,本港經濟形同自我邊緣化。

政府於2003年曾對大橋作出預測,估計大橋每日的行車量僅1萬2千至1萬6千架次,假設包括假定會大幅放寬過境的私家車限額,讓過境私家車所占的比率可上昇至貼近香港內部私家車比率13%的水平,因此預計會有10%的旅客會乘坐私家車使用大橋,而合和實業主席胡應湘亦曾公開表示,大橋每天車流要有2萬架次才有利潤。

鑒於確保車流及使大橋可盡快回本的大前提下,民建聯建議在大橋的港珠澳三地落腳點建立各自的‘橋頭經濟區’,提昇本港與珠海以至內地各省市間的消費旅游的方便度,從而刺激經濟及社會交流。

港經濟區選址大小蚝灣

張學明議員表示,按照大橋規划設計,大橋在香港的落腳點座落大嶼山散石灣,故認為本港所設的‘橋頭經濟區’最佳選址應在大、小蚝灣之間的填海區,即為政府規划為跨境交通樞紐的用地上,而‘橋頭經濟區’發展的Factory Outlet,則可位目前划作物流園的擴建部分或康樂用途的40公頃的預留土地。

張學明續謂,‘橋頭經濟區’概念會有三項的實行措施,首先各口岸均允許本地車輛自由出入境,不設限制,除駕駛者及乘客在口岸已經辦妥過關手續外,有關車輛在通過大橋的過關口岸后,須在指定區域內停泊,車上駕駛者及乘客才可自由入境;其次,設立‘第二禁區’,持兩地車牌的車輛到達‘橋頭經濟區’時可直通再轉入境內,非兩地車牌的車輛則須停泊在‘橋頭經濟區’內,車上人則可自行下車進入兩境;第三是在‘橋頭經濟區’內建酒店及大型消镕娛樂購物設施。

概念計划交中央及港府

透過設立‘橋頭經濟區’,該黨認為可帶來多項效益,首先預期可有效地增加香港與內地使用大橋的行車量,由政府估計有10%的私家車行車量增至15%;透過各項消費旅游設施的經營,可大幅增加收益和利潤;以及有利促進泛珠三角廣泛區域的人流、物流、經濟及旅游消費等發展。

張學明稱,已將‘橋頭經濟區’概念計划交予港府,但仍未有任何討論,同時計划交予中央政府,希望盡快解決問題,工程盡快上馬。


作者:何詩勵
http://hk.sznews.com/20060508/ca2291190.htm
tw00199677
 

回到 [C1c] 公共運輸及基建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 位訪客

cron